烯烃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工业品,飞机、汽车、冰箱、电视、鞋子、衣服......一切有塑料的地方,大都有烯烃的存在,而其生产高度依赖石油资源。
硕士毕业后,陈忠伟奔赴美国加州大学河滨分校攻读化学工程博士学位,开展燃料电池研究。因为那个时候,国内能源领域发展刚起步,而国外的相对比较成熟,所以想去了解一下前沿技术。
研究所为陈忠伟搭建了桥梁,而他希望在好的成果和工业化之间搭起一座桥,帮助那些缺乏成熟的成果转化体系的高校。但很快他就发现企业工作并不适合自己。十几年时间,陈忠伟团队从最开始的几个人发展为近70人,成为滑铁卢大学大研发团队之一,并一直致力于燃料电池、高能锂离子电池、硅硫锂电池等的研制。于是,陈忠伟深思熟虑后,选择到一家拥有顶尖自动化技术的中日合资水泥厂工作。在国外的高校搞研究更像‘个体户,一个团队以一名教授为主,并没有完备的工程师队伍或者助理研究员辅助,学生的流动性也非常大,很难拥有一个稳定的团队。
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他会和学生共同讨论,明确实验的思路和创新点,帮助学生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伯克利地球研究人员对北大西洋地区的气温进行分析后得出结论称,近几个月,撒哈拉沙漠的沙尘浓度异常低。
艾伦指出,反气旋在陆地上空高压区持续存在,使空气下沉并变暖,融化云层,导致夏季强烈的阳光炙烤土壤,加热地面和上空的空气,而且这些热浪会滞留数周。世界气象组织秘书长彼得里塔拉斯指出,厄尔尼诺的出现将大大增加气温纪录被打破的可能性,在世界许多地方可能会引发极端高温。与此同时,国际海事组织出台了限硫令,规定自2020年1月1日起,船舶必须使用硫含量不超过0.5%的燃料,大幅削减了有毒硫的排放。反气旋指中心气压比四周气压高的水平空气涡旋,也是气压系统中的高压。
世界气象组织7月4日宣布,热带太平洋7年来首次形成厄尔尼诺条件,这可能导致全球气温飙升、破坏性天气和气候模式的出现。厄尔尼诺是一种自然发生的气候模式,一般每2至7年发生一次,通常持续9至12个月。
那么,哪些因素导致今年如此炎热呢? 厄尔尼诺加剧升温 在经历了2022年创纪录的炎热夏季之后,今年,导致太平洋变暖的厄尔尼诺事件卷土重来,为炎热天气火上浇油。6月已经悄然离去,但热浪炙烤全球的脚步并未停歇,温度计的水银柱在继续攀升,欧洲很多地区的温度已超过40℃,亚洲和北美也在接受极端高温的烤验。它与热带太平洋中部和东部的海洋表面温度变暖有关,影响太平洋周边地区的洋流和气流,进而给各地天气带来变化。全球气温升高会使热浪持续时间更长、强度更大。
德国联邦气候服务中心的卡斯滕豪斯坦认为,这是由于大西洋的信风异常微弱所致。这些气候现象都因气候变化而得到加强雷丁大学气候科学家汉娜克拉克表示,在欧洲,从非洲传入的热空气保持不变,高压条件已经稳定,这意味着温暖的海洋、陆地和空气中的热量继续增加。美国温度监测组织伯克利地球的计算结果显示,2023年成为自19世纪中期有温度记录以来最热一年的可能性高达81%。
(原标题:厄尔尼诺与气变交织烤验2023——今年成为史上最热年的可能性高达八成)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信风指在赤道两侧,纬度约5—30度间的海洋上,北半球来自东北,南半球来自东南,全年恒常吹袭的风,为地球表面大气环流的一部分。
灰尘和硫减少 大西洋的变暖可能因两种物质的减少而加剧,这两种物质是撒哈拉沙漠上空漂浮的灰尘和航运燃料中的硫气溶胶,它们通常会将海洋表面的阳光反射到空中,从而降低海洋表面的温度。德国联邦气候服务中心的卡斯滕豪斯坦认为,这是由于大西洋的信风异常微弱所致。
伯克利地球警告说,当前的厄尔尼诺现象可能会使地球在2024年变得更热。世界气象组织7月4日宣布,热带太平洋7年来首次形成厄尔尼诺条件,这可能导致全球气温飙升、破坏性天气和气候模式的出现。艾伦指出,反气旋在陆地上空高压区持续存在,使空气下沉并变暖,融化云层,导致夏季强烈的阳光炙烤土壤,加热地面和上空的空气,而且这些热浪会滞留数周。它与热带太平洋中部和东部的海洋表面温度变暖有关,影响太平洋周边地区的洋流和气流,进而给各地天气带来变化。6月已经悄然离去,但热浪炙烤全球的脚步并未停歇,温度计的水银柱在继续攀升,欧洲很多地区的温度已超过40℃,亚洲和北美也在接受极端高温的烤验。气候变化不容忽视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在今年的报告中称,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气候变化使致命的热浪在大多数陆地地区出现得更加频繁且更加强烈。
IPCC表示,尽管各国政府可通过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来限制气候变化,但热浪仍有可能变得更加频繁和强烈。而在另一些地方引发暴风雨。
世界气象组织秘书长彼得里塔拉斯指出,厄尔尼诺的出现将大大增加气温纪录被打破的可能性,在世界许多地方可能会引发极端高温。英国雷丁大学气候科学教授理查德艾伦形象地描述道:温度更热的大气吸收水分,并将其倾倒在其他地方。
研究人员指出,尽管这并不能完全解释目前北大西洋上空温度为何激增,但可能加剧了其严重程度。厄尔尼诺是一种自然发生的气候模式,一般每2至7年发生一次,通常持续9至12个月。
作者:刘霞 来源:科技日报 发布时间:2023/8/2 9:13:42 选择字号:小 中 大 今年成为史上最热年的可能性高达八成 世界气象组织报告称,初步数据显示,今年6月是有记录以来最热的6月,海面温度达到新高,南极海冰面积创历史新低。热浪或将持续 世界气象组织表示,厄尔尼诺现象对全球气温的影响通常在它出现后一年内显现出来,因此本次厄尔尼诺现象对气温的影响可能在2024年最明显。反气旋也是导致气温上升的罪魁祸首之一。那么,哪些因素导致今年如此炎热呢? 厄尔尼诺加剧升温 在经历了2022年创纪录的炎热夏季之后,今年,导致太平洋变暖的厄尔尼诺事件卷土重来,为炎热天气火上浇油。
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反气旋导致高压 海洋变暖影响陆地天气模式,会在一些地方引发热浪和干旱。
伦敦大学学院全球变化科学系主任西蒙李维斯表示,只有深度、快速和持续地将碳排放量降至净零才可阻止气候变暖。英国萨塞克斯大学气候变化高级讲师梅丽莎拉曾比表示,人类正在从正常气候振荡转向未知和更极端的领域,但可通过减少化石燃料的排放来影响气候变化。
这些气候现象都因气候变化而得到加强。与此同时,国际海事组织出台了限硫令,规定自2020年1月1日起,船舶必须使用硫含量不超过0.5%的燃料,大幅削减了有毒硫的排放。
法国皮埃尔西蒙拉普拉斯气候研究所所长罗伯特沃塔德表示,6月的热浪不是单一现象,而是同时发生的几种现象之一。全球气温升高会使热浪持续时间更长、强度更大。反气旋指中心气压比四周气压高的水平空气涡旋,也是气压系统中的高压。伯克利地球研究人员对北大西洋地区的气温进行分析后得出结论称,近几个月,撒哈拉沙漠的沙尘浓度异常低。
专家指出,目前全球已进入厄尔尼诺气候模式,2023年有可能成为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我认为港科大推出ChatGPT体现了学校勇于拥抱新技术。该局指出,ChatGPT可以成为有价值的教育工具,但要留意抄袭的伦理问题,并期望所有公立中学尽快规划,于2023/24学年在资讯和通讯科技课程中安排10至14小时的AI课程教授。
除了在高等教育掀起热潮,AI也将进入香港的初中课堂。但如果专业能力不够的话,我会考虑转变就业方向。